哈囉,大家好,這裡是《龍與千年絆》暫時都沒進度的琉魚。
  各位看官先別急著敲碗,容我解釋:我考研究所去了。
  因為有人對考研究所這塊感到好奇,所以我會簡單寫一下考研的QA,想知道細節還是請直接私訊我吧,畢竟我只是公開文章還是要寫得冠冕堂皇一點……啊,當我什麼都沒說。∑(ι´Дン)ノ
  那麼就開始囉!GO!

  •         為什麼會想考華研所?
  更正確的來說,我想考取的是華語文教學研究所(至於為什麼是用「想」這個詞,是因為我剛結束研究所筆試跟部份面試,結果還沒出來呢)。
  大家聽過華語教育嗎?簡單來說就是教外國人中文的一門行業。很多人都覺得會講中文就可以說中文,但其實這觀念不太正確,我們會說中文是因為我們在全中文環境下成長,不知不覺就學會了,但當你要教中文時,你必須知道潛藏在中文裡的語言規則,而那正是華語教學領域存在的意義。
  我大學就是唸華語系,因為覺得自己蠻喜歡教書的,加上這一行的學歷要求基本上到碩士,所以我就選擇讀書,這樣而已。XDDD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推甄還是考試入學?
  我有推也有考試。推甄全落榜,考試還在等結果。
  基本上研究所入學分成兩階段,九月開始的推甄跟隔年過年前後的考試(其實考試時間比較不固定,看各個學校的安排)。
  推甄的話基本上又分成兩階段,一個是送審查資料,一個是面試。你需要先送出審查資料,看看是否拿到面試資格。送資料是第一階段,面試是第二階段,通常第一階段會丟一些人出來,如果你有幸得到教授的青睞,就會被叫去給教授看看,要是你也很幸運能在面試得到教授的喜愛,入學通知就到手了。
  審查資料的內容要看你報考的校系要求什麼,但通常需要準備自傳跟研究計畫。自傳很好理解,而研究計畫就是要你要用論文的格式提一份你想研究的東西……啊,關於這部份,其實研究計畫只是檢測你有沒有寫論文的概念,申請入學這階段寫的研究計畫只是測驗而已。雖然在你考到研究所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機率不會被啟用,但還要好好寫,因為如果能拿報面試機會,教授會從研究計畫裡問問題,所以請認真對待。
  推甄是很吃運氣的,主要是看教授對你提的研究計畫有沒有興趣,還有你們之間有沒有緣分。如果能在推甄就拿到入學通知,那恭喜你,你的運氣車載斗量!
  那考試的部份呢?
  考試的話也是分兩個階段,分別是筆考跟面試。跟推甄(備審資料跟面試約各佔一半)不一樣的是,筆考的比重通常是比較重的(當然也是看學校)。所以如果是不擅長面試,或是覺得面試充滿變數的同學,可以選擇考試入學。
那考試就不用準備研究計畫跟自傳囉?欸,關於這點,我得說看學校,有些學校會要求你再送一次。其實就算沒有要求也可以附在基本資料裡一起送,這樣如果你通過考試了,在準備面試時也可以有個方向。
  基本上呢,推甄跟考試我會建議如果可以的話,兩個都去試試看。推甄上了你就可以在年末結束苦難,沒上的話你少說還有考試的機會,而且推甄準備的東西考試也會用上。如果是害怕面試的話,老實說很難躲掉,這年頭連工科都開始面試了,文科系更是面好面滿呢。。゚(゚´ω`゚)゚。
  •      考了哪幾間學校?
  我的話考試報了高師大、中原跟文藻,只有高師跟中原要考試,文藻送審查資料就ok了。考試的部份這兩間學校都是考年後,而我主要將火力放在高師身上,原因無它,這間學校出的考題就是很機車難。
  • 花多少準備考試?
  大概四個月,因為我是年後考的,中間有年假。
  我是在去年(2020)年十一月底(真的是月底,就在30號那天)全落榜的,然後就開始跑圖書館讀書,算是急忙趕考。
  我自己讀書的感覺是三個月拿來磨一科剛剛好,但如果是像政大或台師大那種學校,通常需要考三科到四科,每一科都很難。以一科耗費三個月來計算,頂大確實是需要八九個月的時間準備的。
  • 每天花多少時間準備?
  真是個好問題呢,老實說我不知道。_(:3 」∠ )_
  應該說我不會特別安排自己什麼時候讀書,就是想讀就讀,這跟我的個性有關。我不是個能依循「幾點幾分做什麼事」這種計畫的人,我向來都是先確定我要做什麼事,然後盡量給自己一段充裕的時間去完成它。
          打個比方來說,如果某堂課需要做一個十五分鐘的個人上台報告,我會先把要報告的日期寫在行事曆上,然後將時間往前推兩到三個星期,並在這兩到三星期間完成。
          雖然已經大四了,但畢竟還是有學業要忙,所以無法全天候讀書。基本上我就是白天上課,晚上跟同學吃飯,把一切該忙的忙完大概八九點開始唸書,一路唸到一兩點(中間穿插生活瑣事),所以可能是每天四小時左右吧,但是這四小時間也會回訊息或玩手遊。
          學期結束後我才有全天的時間可以唸書,我對那段生活的印象有點模糊了,大概就是用「一個早上、一個下午、一個晚上」當單位在唸。
 
  • 使用的教科書?
  
  關於這點,請參照各個學校的參考書目。
  說是這麼說啦,但不是每本列在網站上的參考書都好用。有些書太生澀,難以下嚥,有些書的內容又不符合你的期待。我在備考期間把圖書館的書幾乎都借了一次,前前後後唸了快二十本。其實我沒有全部都讀完,都是目錄翻一翻決定哪個章節要讀,哪個章節不讀。
  因為高師大考的是語言學概論,我提供最後篩選出的口袋名單給各位參考:
《實用現代漢語語法》 劉月華 師大書苑 1996
《華語語音學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語音學編輯委員會編纂 正中書局 2015
《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》 葉德明 師大書苑 2002
《華語文教學之漢語語言學概論(增訂版)》 舒兆民、林金錫 新學林 2016
  至於中原,因為他們今年換了考科,改考華語文教學導論,沒有考古題可以參考,所以我買了他們大學部老師的上課用書來讀。
《華語文教學導論》 何淑貞、張孝裕、陳立芬、舒兆民、蔡雅薰、賴明德 三民書局 2019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怎麼讀書?
  當然不是盲讀。
  我自己讀的就是本科系,在大學四年的洗禮下,也多少知道哪些概念老師喜歡考,哪些概念不是很重要。其實在我自己讀書的印象中,研究所(至少是華研所)的題目不會太難,或者該說不會往細節死裡考,參考用書是絕對夠的。
  研究所的考題是一個基礎能力測驗,大概可以等於「那些學校希望學生有什麼樣的基本能力」,它不是要你做研究,所以不需要像是寫研究計畫一樣死板板的去硬磕,只要把基本觀念讀熟就可以了。
  我買了一本26孔的活頁夾本來做筆記。考完高師大時寫爆了一本活頁本。一開始,我是先依照出題範圍去找可能會考的概念,東抄抄、西寫寫,當作觀念的複習。在考試前一個多月,我開始寫考古題。我把題目從考卷上剪下來,貼下活頁紙上,用寫題的方式來針對一間學校讀書。
  我寫了九年份考古題,一年有四題申論,我一共寫了三十六題。寫題一開始是很困難的,事實上高師大前五年的考古題是真的很刁鑽,到了近幾年題目雖然不如已往刁鑽,但變得靈活。
  出題方面既然改變了,那還有寫的必要嗎?我的答案是有的,因為有些概念就算這幾年沒出現,你也不能保證它不會輪回來,另外寫題的數量也可以墊高你的專業知識。
  至於中原的部分,我是一直到考完高師後才唸書,兩間學校的考試時間只隔一周左右。
  這裡說一下考研的心得,讀書跟考試是非常耗費精力的。我的老師告訴我,當你考得越多間,就會像是暖機一樣運作越來越好。這個觀點是對的,但我的經驗是考試就像是在集氣,當你放完大絕(考試)後MP(精神)會處於乾涸狀態,但是當你考了很多間學校,並沒有所謂的冷卻時間給你再蓄力……用白話的方式來說,就是考試是會倦怠的,你必須靠意志力把剩下的試撐下去。
  中原的考試是比較簡單的,考完高師後我也倦怠了,但我仍然是考完試後隔天繼續讀書跟刷考古題。因為中原的考科是新的,所以我就找了國北教的同考科(華語文教學概論)來練習,並將中原之前的考科(華語文能力測驗)寫完,兩間學校各寫五年分。
 
  最後,做個小結。當我把書讀完,把考古題寫完後,是有一到兩天的時間可以回去猜題。猜題的這個部分就是把愛考的概念複習完,然後觀察看看有那些考題是已經考過的,哪個還沒有考過,但是在別的學校的考卷中是會出現的。
  猜題的部分,真的很看運氣的直覺了,祝每個想考研究所的人都能順利猜題。
 
  我好像不小心寫太多了,但是QA還沒寫完,剩下還有一些要講的點會在下篇一起講。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知道的事情歡迎留言告訴我,我有空就會寫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研究所 華語文教學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胥子魚 的頭像
    胥子魚

    裝故事的箱子

    胥子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